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Benjamin Graham價值投資法

投資學堂:股神師傅授揀藍籌要訣2010年04月21日

上回談到股神畢菲特的師傅 Benjamin Graham,他在歐美亦被稱為價值投資法之父。 Graham曾指出小投資者的優勢是,當市況不濟時大可沽貨離場,一股不留,待市況好轉時才再入市,但一般基金卻沒有這優勢,即使市況不佳時,亦不能一股也沒有。
早年 Graham特別設計了一套揀股準則給保守的投資者( Defensive Investor),今日不妨一談。(順帶一題, Graham所講的 Defensive Investor,是指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份的投資者。)
Graham一向較喜愛大型藍籌股,故他在揀選股份時會首先關注三點,分別是股份的市值、營業額及總資產值。而他認為保守的投資者應避免投資一些營業額及總資產值太小的企業。
在揀選股份時, Graham份外關注企業的財政狀況,而他認為企業的流動比率( Current Ratio)最少要高於 2倍,即(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最少大於 2。至於企業長期負債方面, Graham認為長期負債不宜高於淨流動資產,他更指出企業負債不應高於總賬面值的兩倍。


盈利層面方面, Graham建議保守的投資者,應揀選一些在過去十年有「正」盈利的企業,即連續 10年皆沒有出現虧損。但經歷了早年的金融海嘯,連續 10年皆賺錢的企業已不易找,故近年美國投資者已將此項改為連續 7年皆有「正」盈利的企業。除了盈利外, Graham亦要求企業有長期派發股息紀錄,而他所指的長期派發股息紀錄並非一兩年,而是 10年以上。筆者察覺在港股中,除了公用股如港燈( 006)外,恒生( 011)亦有頗長久派發股息紀錄。
其次在每年的盈利增幅方面, Graham認為企業每年的盈利增幅應高於 3%,主因是這水平大致與長期通脹相若。簡單來講 Graham要求企業的平均盈利與長期通脹相若。
市盈率( PE)方面, Graham認為股份在過去 3年的平均 PE,不宜高於 15倍,同時他希望其投資組合的平均 PE大約處於 12至 13倍以內。其次便是市賬率( PB),他認為市賬率宜在 1.5倍之內。但 Graham認為低 PE的股份可享有較高的 PB,故他建議投資者以 PE乘以 PB,而總數不高於 22.5。以恒生為例,其 PE及 PB分別為 15.7及 3.6倍,兩者相乘為 56.5,這便高於 Graham建議的 22.5了。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左翼天使的蛻變_安哲羅普洛斯

信報財經新聞
P40 | 文化 | 熒幕焦點 | By 陳浩勤 2010-04-15

四個三重奏 ——左翼天使的蛻變


  「當今世界比以往更需要電影。電影或許是最後一種方式去抗衡日益腐朽的社會。眼於國界、邊境、現代多元的語言和文化,我試覓新的人道精神、新的出路。」——安哲羅普洛斯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迄今有長片十三部,剔去首作《重現》與《亞歷山大大帝》,其他作品都可納入不同的三部曲系統。《三六年的歲月》、《流浪藝人》與《獵人》構成「近代史三部曲」,以批判角度述希臘政治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與《霧中風景》構成「沉默三部曲」。《塞》是「歷史之沉默」、《養》是「愛之沉默」、《霧》是「神之沉默」。《鸛鳥踟躕》、《尤利西斯的凝望》與《一生何求》構成「邊界三部曲」。《鸛》講地理上「國境邊界」、《尤》以電影、種族、語言帶出「文化邊界」,《一》以瀕死詩人道出「生命邊界」。2004年《悲傷草原》打從一開始已是三部曲計劃,寫某女子的二十世紀,「新三部曲」至今來到第二部《時光微塵》。


不同時期演化蛻變

詩人奧登曾提出重要與次要詩人的區別在於,面對大詩人兩首不同年代的作品,應可馬上指出時序先後,而次要詩人的作品則不能。誠然,最優秀的作者該有不同時期的演化蛻變。這意味作者會反覆自我推敲、要求進步,而不滿足於滯留一個階段的成就,才是頂尖的藝術家。若將此標準放在安哲身上,我們不但看到他在首三部曲至新三部曲有創作理念之變,而且這個變是向大同、向理想、向更崇高的人道精神發展。要簡述這個變化,可將「近代史三部曲」與「新三部曲」稍作並列比對。

「近代史三部曲」採取左傾角度,追溯1936年至1977年的朝政興迭。安哲這時期的創作理念是全面認同希臘的左翼共產黨以及內戰時期的反政府軍,認為他們是正義之師,相反,執政的右派和獨裁者是腐敗、殘暴不仁的。「近代史三部曲」中之左右壁壘分明猶如正邪對立。


被遺忘又說不得的希臘史

《三》借一次囚犯挾持探監的右派國會議員事件,諷刺當權派軟弱無能,單是一個囚徒已令政府癱瘓,束手無策,尖銳地披露當權者唯一能辦到的竟是滅口。《流》是希臘第一部以非官方口徑描寫二戰至內戰歷史的電影。至七十年代,內戰的反政府軍與共黨一直被定性為叛亂分子,但《流》卻以游擊隊員為主角,描寫他們如何被打壓、主角Orestes因堅持信念而光榮殉難。相反右派政府則是以強姦逼供、拿敵軍首級示眾的暴徒。

《獵》講述一班右派分子因打獵時拾獲一具游擊隊成員的屍體而憶起內戰以後的舊事。片中用近乎布紐爾式的戲謔嘲弄,勾起角色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罪咎感,暴露他們偽善的醜態與尷尬。總括來說,首三部曲是站在客觀抽離角度,重組一段被遺忘又說不得的希臘史,清晰指出不同政治團體的本質。一直到《悲傷草原》,表面上安哲還沿用長鏡頭、複雜的攝影機移動與調度,講的是同一段歷史,但他在「新三部曲」所關心的議題,已經與首三部曲有很大分別。

雖然《悲》以1919至1949年的歷史作背景,但當中有許多情節都不是與當時的時局直接有關。如男女主角私奔、組織樂隊到餐館賣藝、水上弔喪等都是脫離了歷史脈胳。又或一些間接與時代有關的劇情,如男主角赴美謀生,與妻子Eleni碼頭訣別,雖然觸及三十年代大量希臘人遷美尋夢的社會史片段,但這場戲重點是二人的生離即死別,上了船,Eleni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再奢望見情人一面。那個毛領巾的特寫,就是要強調兩人延綿的串串相思,用絲線實化跨越此岸與彼邦(甚至生死)的斷腸牽掛。歷史在這裏淪為很次要的背景資料。相反,在《流》中幾乎所有劇情都是與時代背景緊扣的,如Agamemnon被出賣然後槍斃、流浪藝人被納粹德軍逮捕,最後關頭得希臘軍打救、新年舞會上左右兩派以歌曲鬥法。若不明白當時歷史,是甚難理解這些段落的。

另外,「新三部曲」裏安哲對各派政治勢力的取態亦有大轉變。《悲》中Eleni的兒子Yannis與Yorgis長大後分別參加政府軍與反政府游擊隊,尾段一幕正是兩兄弟在戰場中間的山坡重逢。同為手足,他們緊緊擁抱又握對方的手,足證二人之情深。離開時,他們高舉槍枝才緩緩後退,表示不乘人之危。安哲對雙方的描寫都很正面,是可敬的戰士、有節氣的君子,同根相煎,絕不是誰對誰錯,而是碰巧兩人想法不同而已。

從上例可略見安哲在「新三部曲」已由原本的挺左立場轉向一種以人道精神為本的創作理念,重視人情多於政治意識或歷史評論。兄弟互鬥,最痛苦的必然是母親Eleni。所以《悲》的結局不是各政治團體的勝或敗,而是Eleni喪盡親眷後動天地感鬼神的哀號。安哲撫慰的不止是這個希臘女人的傷痛,同時亦是千千萬萬希臘以至全球戰後寡婦的命運。他將早年關心國家「特定」歷史的情懷推展至關懷人類感情中的「共同性」。


第三翼是唯一的烏托邦

《時光微塵》將這種摒棄意識形態的觀念再推前一步。片中不時出現有關「第三翼」的對白╱圖案,「第三翼」這意象來自安哲羅普洛斯寫的一首詩,詩中末句是「第三翼是唯一的烏托邦」。第三翼,就是左翼與右翼以外的另一出路。假如人類文明還有未來的話,安哲會認為那未來需要非左翼共產又非右翼資本主義的思想,那會是一個以愛、關懷、希望為綱領的美麗新世界。

二十世紀的歷史,不啻是左右翼鬥爭的紀錄,由奧德薩階梯到柏林蒼穹下,哪處不是充斥意識形態主導的痕?《時》中的三位長者Spyros、Jacob、Eleni正是因冷戰而流離失所,無法與心愛的穩定安居。安哲心中的二十一世紀,就是要告別這些分黨分派的對立,以人與人之間的互愛取代紛爭。

《時》結局是Spyros與孫女Eleni於勃蘭登堡門下,愉快地在雪上奔走。他們要趕往的,是新千禧年的慶典。這情景在《霧》亦曾出現在兩姊弟身上,正是純真的象徵。我們不得而知他倆的二十一世紀是否快樂,但起碼他們的精神是樂觀的,安哲對新世紀,也是充滿希冀的。安哲羅普洛斯的創作心靈,由獨裁希臘到新歐洲,從主張左翼共產到追求蘊藏在每人心裏的優良品質,越過了世紀末大限,仍對人性抱有信心,豈不可貴?

窮家孩子難脫貧

信報財經新聞
P14 | 時事評論 | 厚生經營 | By 周永新 2010-04-15

窮家孩子難脫貧


三月中,策略發展委員會召開了新一屆首次專題會議,討論的是近日為大家關注的社會流動問題。題目受關注,原因是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十多年來,大家都覺得社會突然停頓下來︰雖然香港的生產總值仍有增長,但除高薪人士外,大部分打工仔薪酬沒有增加,而最使人氣餒的是,自己份工愈來愈不穩固,隨時會被炒,過往到處都是機會的情景不復再;現在打工仔最重要是抓緊份工,有固定收入,不讓自己往下流動,成為M型社會的犧牲品。

「八十後」的興起,社會流動的討論更熾烈,對現象的眾多解釋中,最為人樂道的是,今天年輕人沒有以前那麼多機會。「八十後」對這種解釋並不接受,但香港經濟發展這麼成熟,年輕人要創業,要在職位上更上一層樓,要發展自己的事業,要盡快賺得「第一桶金」,談何容易?


欠缺流動一潭死水

香港是否就是這樣停滯不前?過往到處都是機會的情況是否一去不復返?誰也說不準︰有意見認為香港應發展自己獨有的優勢產業,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增值職位;有意見認為專業人士應北上發展,騰出職位給年輕人上位;有意見認為政府應營造條件協助年輕人發展所長。以上建議有效嗎?只有等待歷史來驗證。

但政府決不能忽視社會流動的重要性︰如果打工仔看不到餘下日子有薪水加,勤奮的盡一己本分,懶一點的便不再拚搏了;如果做生意的看不到發展機會,安分的努力守業,其他或以炒賣為生;如果剛剛出來工作的畢業生看不到前路,對自己有信心的腳踏實地開創未來,一些難免自暴自棄。

總之,社會欠缺流動,環境就如一潭死水,就算有人上升,只屬少數有特殊條件和背景的人士,這樣社會怎會沒有怨氣?市民怎會認為政府的政策公平?怎會相信政府沒有偏幫財團?

回說策發會關於社會流動的討論。提交的文件主要分析從一九九八年至二○○八年薪酬的分布︰研究顯示百分之四十七工人的薪酬沒有變動,百分之三十三向上移動,百分之二十向下。此外,研究發現薪酬上升的行業包括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服務,下跌最大的有建築、機械操作及裝配;而年紀較大(特別是女性)、只有小學或以下學歷、欠缺技能的工人,薪酬一般屬於最低的五分之一。


大學畢業未必好景

總括而言,回歸後的十年,差不多一半工人得到的薪酬文風不動,三分之一有上升,兩成下跌︰情況是除非從事金融及商貿行業,薪金難有攀升的機會,而年紀大又沒有學歷和技能的,只能賺取微薄薪酬,很多時連份工也保不住。

研究還分析了幾項與社會流動有關的元素,第一是教育。中國人社會都深信教育可使人上升至較高階層,正是「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旦金榜高中,哪怕日後沒有光明前景?在大學任教三十多年,早二十年,我發覺大學畢業的一般都有好日子過,連他們的父母也會因子女而提升自己的生活;最近十多年,情況改變了,中產的父母只怕自己大學畢業的子女往下流動。

教育對階級流動的影響雖不如前,但策發會的文件認為,教育仍是使人向上或向下流動的重要元素。大致上,父母的教育水平愈高,子女愈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父母的教育水平較低,子女能夠達到的學歷也較低。舉例而言,父親有大學學位的,兒子完成學位課程的佔百分之七十四;父親只有小學教育程度的,兒子擁有學士學位的只佔百分之二十。

這樣的結果並不出奇:現在擁有學士學位的父母,應在一九七八年推行九年免費教育之前受教育,那時能夠完成學位課程的,學業成績應較理想,對子女的期望和要求亦較高。相反地,如果父母沒有學位,怎敢對子女有奢望?

研究還分析了教育水平與跨代貧窮的關係,但結論卻不是我們能認同的。研究顯示︰最低薪酬的百分之二十的男性工人,有百分之十八和百分之二十六的子和女同樣屬於最低薪酬的百分之二十;女性工人方面,同屬於最低薪酬的子和女分別是百分之十七及百分之二十三。簡單一點來說,最低薪的百分之二十的工人,他們的子女同樣低薪的約有兩成至四分之一。策發會的文件據此認為跨代貧窮並不成立。


家庭決定孩童成就

這樣的結論明顯有偏差︰首先,中年的父母怎可與年輕的子女在薪酬上作比較?如果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賺的錢與低薪的父母差不多,他們看來十分差勁;至於其餘約四分之三的子女,薪酬比父母高是意料中事,況且年輕一輩有接受免費教育的機會。現在實情是有四分之一低薪工人的子女賺的與父母相若,是十分可悲的現象,怎可說跨代貧窮不存在?

如果真的要比較,並不是窮的子女與窮的父母比較,而是窮的年輕人與收入中上的年輕人比較,這樣便會看到父母的教育水平對子女的影響何等重要,家庭對孩童日後的成就及向上流動又起何等決定性的作用。要清楚明白,還得親身訪問貧窮家庭的子女,他們從父母得到多少啟發?窮孩子得到的正規教育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得到家庭怎樣的栽培?貧窮家庭的孩子要脫貧何等困難啊!

除教育外,其他與社會流動有關的元素,下次再談。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Stanley Milgram 1963年發表研究人的「服從性」實驗

信報
P34 | 副刊 | 科學角度 | By Nick Lee 2010-04-08

草菅人命的心理實驗


某年某日,我來到香港大學紐魯詩樓心理學系,參與一個心理實驗。房間裏,坐我與另一位男士,他看似平易近人,正當我想打開話匣子之際,一位木無表情的研究員走進來,在桌子對面坐下。他先給我們各300元作為報酬,並說明接下來的實驗無論進展如何,這300元都是屬於我們的。

「這實驗旨在研究懲罰對學習的作用,我們對這方面所知甚少,例如我們仍未知道什麼程度的懲罰對學習最有幫助,懲罰由誰人施予效果最好呢,等等。這次實驗邀請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成年人參與,實驗裏,一位負責『教』,一位負責『學』;我們想知道的是,各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反應怎樣,及懲罰如何有助學習。你們倆,一位扮演教師,一位扮演學生;這個袋內有兩張紙條,誰當哪個角色,抽籤決定。」研究員把袋遞向我,我抽出的紙條寫「教」。


學習與懲罰測試

研究員帶我和我的「學生」往另一間房,房內有一張類似「電椅」的東西。學生坐下,雙手被綁在椅子上,手腕貼上電極。「我們以觸電作為懲罰,綁是為了不讓你被電擊時反應過大,也為確保你不能逃避懲罰。現在我替你塗些藥膏,避免起和燒傷。」研究員在學生手腕邊塗邊說。「不用擔心,觸電可能非常痛,但肯定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我半信半疑。

研究員繼續指示學生:「一會兒,我和他會走到隔壁的房間,你會從這個揚聲器聽到老師讀出一段文字,然後問一些問題,所有問題都是選擇題,你便用椅前這四個掣回答,我們在隔壁能夠知道你按了哪一個掣。每逢答錯,你便會觸電一次。」學生有點遲疑。研究員冷冰冰地說:「觸電可能非常痛,但不必擔心,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傷害的。」學生點點頭。

研究員和我一起進入隔壁房間,桌子上放一個四方盒般的精密儀器,打磨得閃閃發光。走近看,儀器有三十個掣,最左邊那個寫「15 volts」,最右邊那個寫「450 Volts」,每個掣以15伏特遞進。數字以外,也有文字標籤;從左至右,每四個掣一組,分別是:輕度(Slight Shock)、中等(Moderate Shock)、強烈(Strong Shock)、高度強烈(Very Strong Shock)、非常強烈(Intense Shock)、極度強烈(Extreme Intensity Shock)、危險:嚴峻(Danger: Severe Shock);最後兩個掣以「XXX」標籤。儀器左上角刻「Shock Generator, Output 15 Volts - 450 Volts」,還有廠名和地址。

研究員拿出一疊紙,說:「這是你將要讀的文字和問題。電擊器上方的四顆小燈顯示他的答案,答對便繼續,答錯便『電』他一下。每次電壓都要加大一級,即是你每次按掣都要右移一個掣。正式開始前,為了確保儀器運作正常,你願不願意用 45伏特電一電自己?」我把電極壓在手腕,向「45 Volts」按下去,儀器發出「吱吱」聲,電壓計的指針向右一擺,我的手腕也頓時觸電,幸好只是 45 伏特。研究員站在一旁,由始至終木無表情。


接受瘋狂電擊指令

實驗開始,隔壁學生的表現不差,但由於電壓有加無減,不覺已經去到「非常強烈」,暗暗替他憂心,心想「你不要再答錯了」。幾題後,他再答錯,我的指頭放在「270 Volts」之上,欲「按」又止。這個「Volt數」,好像已經超過了家用電器所需,可是他身在隔壁,我看不見亦聽不見他的反應。望望研究員,他與我四目交投,不發一言。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我還是按了下去。

不久,「300 Volts」按下,隔壁傳來「」兩聲,像是有人重打牆壁,看來是他表示抗議,研究員沒有理會,示意繼續。

下一條問題,他沒有回答。我問:「是否應該看看他的安危?」研究員冷靜地說:「給他十秒時間,若無回應便當錯。」我愈發猶疑,但最終還是按了下去。這是315伏特。隔壁再傳來「」。此後,儘管電壓再升,他再沒回應,也再沒拍打牆壁,隔室靜得可怖。

他死了?暈了?瘋了?無力呻吟?還是我聽不見?應否繼續下去?

這是港大心理學系,應該不會草菅人命吧?我既然收了錢,是否應該完成實驗呢?若果人人就此作罷,實驗豈不半途而廢?

我的 common sense 去了哪裏?「極度強烈」和「危險」的電壓,怎也不應用來做實驗吧?按「360 volts」之前,我說:「我做不下去了。」「實驗一定要完成,請你繼續,一切後果由我負責。」研究員異常冷靜。

既然我不用負責,好吧……等等,若果不幸真的發生,即使不用負責,我又過意得去嗎?已經360伏特了,出事的話一早已經出事,現在才放棄,有意義嗎?而且他不是說過「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嗎?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


精心安排的騙局

以上經歷當然是虛構,但這個實驗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心理學經典,由 Stanley Milgram 在 1963年發表,研究人的「服從性」。整個實驗其實是一個「騙局」,抽籤是「內定」的,唯一的外來參與者(故事中的「我」)永遠成為操控電擊器的人。那位「不幸」遭電擊的,當然沒有真正觸電,他其實是預先受訓的演員,對問題的回應和對電擊的反應是排練過的。「我」是唯一被蒙在鼓裏的人,實驗的真正目的是看究竟多少人願意服從研究員的指示,電到最後(450伏特)。

如果你是「我」,你可會電450伏特?多數人認為自己不會。

實驗結果:65% 會。這麼多人願意服從一個顯然「不合理」的要求,有點出人意表。

服從,不代表內心好過。很多人都冒汗、手震、口吃,情緒不安、內心掙扎,他們並非沒有良知,只是不知怎的屈從研究員的「淫威」之下。實驗過後,為了安撫參與者,當然會告知真相,那位假裝被電的演員亦會打個招呼,以示和好,總之盡量令參與者離開時得以平服。

65% 是意料之外,一般報道只會提及這個數字,吸引眼球也好,提醒人的黑暗面也好,但又有多少人知道 Milgram運用了很多「技巧」提高參與者的服從性?身為心理學家,Milgram當然知道若要引人注意,必須有些出人意表的實驗結果,因此刻意引進很多提高服從性的「元素」。從學術角度,認識相關因素比知道百分比來得重要。此外,與服從性無關但更加基本的是,盡量營造真實感,令人沒有絲毫懷疑,使「騙局」不被看破。

以上對實驗程序的仔細描述,便有這個用意,大家不如猜猜,實驗裏哪些元素令人更具服從性?哪些元素令實驗更富真實感?每一句說話,每一個人,每一件物件,每一個字,都有可能。潛意識,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