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父慈子孝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P41 | 副刊 | 生命通識 | By 岑逸飛 2010-05-20

父慈子孝

古人說的「父慈子孝」,並不是沒有母親份兒,廣義的「父」包括父母。若要嚴格分工,是父嚴母慈。女性一般較溫柔,適宜扮演慈愛角色,但慈母多敗兒,所以要配個嚴厲父親,慈母嚴父,一陰一陽,雙劍合璧,才不致溺愛子女,縱壞的孩子將來難以在社會自立,一如粵語俗話說是「生骨大頭菜」。

一般理解的「父慈子孝」,是指在一個和睦家庭,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孝順父母,是基於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注重家庭倫理。在儒家「五倫」的父子一倫,是父母與子女間與生俱來的這種深厚情感。只是時代有變,到了今日香港,「父慈子孝」的本質恐怕亦有變,名稱沒變,招牌一樣,但舊瓶已換了新酒。

古代的「慈」,是慈中有嚴,慈愛感情的流露不失父母應有的尊嚴。古代的「孝」,嚴分尊卑,孝順之餘更要對父母順從和景仰。但如今父母與子女之間,尊卑觀念已淡薄。好的一面,是相互關懷的情況較多出現,尤其子女長大後,變成亦父母亦朋友的關係,打成一片;不好的一面,是感情內涵減少,物質影響抬頭,形成「代溝」。也許因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之地,西方文化對倫理親情較少具體理念吧!

「父慈子孝」的物質影響,是金錢因素介入。香港曾有調查顯示,子女對「好父親」的界定,是懂得賺錢便是好父親,這看法令人唏噓。為父的為口奔馳,賺錢養家,固然重要;但金錢可代替他對子女的關懷和愛心嗎?一個少與子女見面、交談,與子女沒有交流的父親,會是好父親嗎?終日沉迷電腦、打機,只顧個人玩樂,視父母養育為當然的子女,又是否算是孝順?

談到孝順,古人其實不主張盲目順從的「愚孝」。《孟子.離婁篇》提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常被人誤解。首先,所謂「不孝有三」是哪三種?按趙歧注釋:「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第一種不孝,是一味順從父母,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於不義,這正好駁斥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說法。父母是否真的完美不可侵犯?多年來,媒體不斷披露夫妻不和導致忽視照顧子女的案例,以及家庭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天下不是的父母可多得很,古人早已清楚明白。

第二種不孝,是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不去當官吃俸祿供養父母。今日應是指不肯積極去找工作,寧願攤開手掌向父母要錢和養活他們,香港這類待業青年多的是。

第三種不孝,是不娶媳婦,傳宗接代,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在今日來說,是到適婚年齡而不肯結婚,或結婚後不肯生育。但若因生理原因而不育,這是天意,與人無尤,不見得孟子會同意以此為借口去討小老婆或包二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