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貧富懸殊與扶貧

貧富懸殊與扶貧 鄧樹雄 2009-11-23  信報


香港貧富懸殊向來嚴重,最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年度人文發展報告指出,在先進地區中以香港的貧富懸殊最差,遂再次引起各界關注,貧富懸殊多年來均是極具爭議但為政府漠視的課題,本文試深入分析。

堅尼系數續惡化

通過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及每五年一次的中期人口普查得到的住戶入息數據,就能計算量度貧富懸殊程度的堅尼系數(系數為零,表示最公平的分配,若系數為一,則表示分配最不公平)。七十年代香港的堅尼系數為零點四三,稍超越零點四的警戒線,但是,港英政府強調經濟發展多於公平分配,也由於未有強有力的工會及政治壓力,故港英政府也未有任何政策去處理分配問題,而堅尼系數自八十年度起開始持續上升;一九八一年為零點四五一;一九八六年為零點四五三;一九九一年為零點四七六;一九九六年為零點五一八,首次超越零點五,是先進地區中最高,此後一直蟬聯此一不光彩的冠軍。

港英政府及特區政府均認為綜援制度已提供足夠的安全網,故只強調扶貧,而不大重視貧富懸殊問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二○○○年《施政報告》指出,貧富差距乃經濟發展過程中無可避免的現象,香港轉向以知識為本的經濟更是主因之一,短期難以收窄,但董建華重視扶貧紓困,強調這必須在全面的社會經濟政策的層次上綜合處理,董建華更指出,香港的志願服務機構對扶貧紓困幫助很大,因此需要擴展這些志願服務,並稱之為「第三部門」。

無可否認,董建華有心扶貧,也提出了些新措施,可惜經濟政策不改,仍以市場主導促發展,倚仗所謂「滴漏效果」讓所有人分享繁榮成果,但工人及工會的議價能力不大,工資增長未能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成果,而工商界對「第三部門」的興趣及支持亦不足,所以扶貧的整體效果不佳,而二○○一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堅尼系數更上升至零點五二五,不減反升,貧富差距繼續擴大。而二○○三年沙士疫症令失業率急升,貧富情況更趨嚴重,董建華也苦無良策。

扶貧委員會表現欠佳

貧富懸殊與貧窮問題導致社會不安,董建華於二○○五年《施政報告》成立「扶貧委員會」,由財政司司長任主席,亦成立二億元的「攜手扶弱基金」,以推動政府、商界及社福界三方合作扶貧,但「扶貧委員會」並非常設組織,於二○○七年中提交報告後便解散,雖提出多達十五項建議,但多為治標措施,並無突破。其後香港統計處公布二 ○○六年中期人口普查得出的堅尼系數進一步增至零點五三五,可見董建華五年來的扶貧工作效果不佳。

二○○七年中公布堅尼系數時似乎並未引起各界很大反響,可能當時蓬勃的股市扭曲了社會視線,但今天聯合國發表的人文發展報告用的是同一樣的資料卻成為新聞頭條,各界議論紛紛,對特區政府批評亦多,自有其原因,試簡介如下:其一,二年來新扶貧政策效果不佳,而且更有中產階級「下流化」的現象出現;其二,本年房地產價格更標升至更不合理水平,炒賣投機熾熱,政府又取消興建居屋,中產置業困難;政府似乎坐視不理。

第三項原因是經濟政策不對頭,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製造業佔經濟的比重從一九九一年的百分之十四點五,持續下降至二○○七年的百分之二點五,跌幅驚人。雖然中文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本港製造業佔經濟比重每下降百分之一,通過資源重新配置後,會促進香港人均總產值上升百分之零點六一八。

貧富懸殊惡化底因

不過,該項研究並沒有探索其對貧富差距的不良影響;其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香港以低成本來維持競爭力,政府及商界競相將低薪工作外判,以致該等工程的薪酬不斷下降,但政府並未制訂最低工資條例;其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各國爭相減稅以吸引投資,香港也不例外,這樣會令貧富差距惡化;其六,社會福利政策不對頭,對低收入及失業人士的支援不足;其七,用在培訓及鼓勵研發的開支不足;其八,教育開支的比例未有大幅提高,且教育政策未能配合經濟發展需要。

除了上述眾多因素外,更重要的還是香港商界的社會責任感。商界給予員工的合理薪酬福利是最有效的扶貧方法,但香港商界不支持工會有集體談判權,不贊成設立失業保險制度及最低工資條例,在缺乏市場及政治力量下,香港員工的工時不斷加長,薪酬卻持續下降或增幅甚小,以致未能合理地分享經濟繁榮成果。

近年,特區政府在強大政治壓力下,仍不願就最低工資立法,於二○○七年推出二年期的商戶自願參與的工資保障運動,可惜商界不領情,參與的商戶只有千餘,以致該運動以失敗告終,特區政府才不得不同意制訂最低工資條例,但商界仍不斷游說水平不能訂得過高。近年,商界雖加強其社會服務功能,但商界不熱衷培訓工作,商界能否在合理薪酬上善待員工,不鑽最低工資條例的法律空子,仍須拭目以待。

香港不斷惡化的貧富懸殊是極度市場化的必然結果,扶貧只是緩解貧富差距的其中一方面而已,特區政府向來善待富裕階層,堅持低稅政策不變,這只會令富者愈富。下一次香港人口普查會在二○一一年進行,屆時始能對近年扶貧政策的成敗作一次總檢討,貧富懸殊與扶貧,將會是下屆行政長官競選的一個重要議題。